水泥标号是水泥强度尺寸的象征,测量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是指水泥水泥砂浆硬块28d后强度。比如检验获得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列入300号。抗压强度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一般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适合于一些建筑物。400号之上可用作工程建筑比较大的窗口或工业厂房,以及一些关键地面和生产预制件构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字:水泥标号
英语名:Strength grading of cement
英文名字:strength grading of cement
类型:水泥
标号:225#、325#、425#、525#
表述:水泥“强度”指标 核心内容
此方法是把1:3的水泥、
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沙)及要求水,按规定的方法和水泥拌做成软练胶砂,做成7.07 X 7.07 X 7.07公分的正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型抗压强度试快,在标准条件中进行保养,各自测量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强度强度,以分类试快的28天均值抗压强度强度来决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抗压强度也必须符合要求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国家行业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要求,要以1:2.5的水泥和标准砂,按照规定水泥浆比重(0.44或0.46),用规范做法做成 4cm× 4cm×16cm 的要求试样。在标准养护环境下,达要求混凝土强度(3d、28d或3d、7d、28d)时,测量其抗压强度和抗压强度,按国标要求最低强度值鉴定其隶属标号。
现阶段我国制造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不同的标号。生产制造不一样标号的水泥,是为了满足制作不一样标号混凝土的需求。 强度级别
规范
通用性水泥新规范是:《通用性铝硅酸盐水泥》(GB175-2007)。2007年11月09日公布,2008年06月01日起开始实施。本规范自执行的时候起取代GB175-1999《铝硅酸盐水泥、一般铝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有关水泥标号
水泥的强度级别是水泥强度尺寸的象征,测量指标值为水泥的抗压强度,测试标准大多为水泥水泥砂浆硬块28d后强度。比如检验获得28d后的抗压强度为42.5MPa,则水泥的强度级别列入42.5级或42.5R级。水泥有:32.5、32.5R、42.5、42.5R、52.5、52.5R、62.5、62.5R八种强度级别。强度级别带R表明该水泥为早强水泥。强度级别32.5、32.5R可用作一些建筑物。强度级别42.5之上可用作工程建筑比较大的窗口或工业厂房,以及一些关键地面和生产预制件构件。
有关水泥强度级别的使用方法,其实没有十分细致的要求,一般来说,设计图时会得出具体规定。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使用的较多的是一般铝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强度级别一般常见的有P.O 42.5,P.S 32.5/42.5。
强度级别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 知名品牌,地域不一样 ,价钱就不一样。
与旧规范差别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对比,本规范关键转变如下所示:
——全篇强制性改成条款强制性(本版序言);
——增强了通用性铝硅酸盐水泥的概念(本版第3章);
——将各个种类水泥的概念撤销(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
——将成分与材料合并在一起一章(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
——一般铝硅酸盐水泥中“掺活力热塑性树脂时,较大掺入量不得超过15%,在其中容许用一些超出水泥品质5%的窑灰或不得超过水泥品质10%非活力热塑性树脂代替”改成“活力热塑性树脂掺入量是>5%且≤20%,在其中容许用一些超出水泥品质8%并符合本规范第5.2.4条非活力热塑性树脂或不得超过水泥品质5%并符合本规范第5.2.5条窑灰取代”(正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粉煤灰掺入量由“20%~70%”改成“>20%且≤70%”,并分成A型和B型。A型粉煤灰掺入量>20%且≤50%,编号P.S.A;B型粉煤灰掺入量>50%且≤70%,编号P.S.B(正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5.1条);
——将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中火山岩浆质热塑性树脂掺入量由“20%~50%”改成“>20%且≤40%”(正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热塑性树脂总掺入量由“应不小于15%,但不得超过50%”改成“>20%且≤50%”(正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
——材料上增强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5.2.4条);
——取消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容许掺入粒化精练铬铁渣、粒化增钙液体渣、粒化炭素铬铁渣、粒化炼铁高炉钛粉煤灰等热塑性树脂及其合乎附则A新开拓的热塑性树脂,并把附则A撤销(正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则A);
——增强了M类混和熟石膏,取消A类硬石膏(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2.1.1条);
——助磨剂容许掺入量由“不得超过水泥品质的1%”改成“不得超过水泥品质的0.5%”(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5.2.6条);
——一般水泥强度级别中取消32.5和32.5R(正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水泥熟料里的轻质氧化镁成分”改成“水泥里的轻质氧化镁成分”,在其中规定P.S.A型、P.P型、P.F型、P.C型水泥里的轻质氧化镁成分不得超过6.0%,并充注b表明‘假如水泥中轻质氧化镁成分超过6.0%时,应做水泥压蒸实验并达标’;P.S.B型无规定。(正版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6.1条,本版第7.1条);
——增强了氯离子含量限量的规定,即水泥中氯离子不得超过0.06%(本版第7.1条); ——将各个强度档次的一般铝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值改成和铝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个强度级别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值改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一致(正版GB12958-1999中第6.6条,本版第7.3.3条);
——增强了45μm圆孔筛筛余不得超过30%做为可选择性指标值(本版第7.3.4条);
——增强了挑选水泥成分测试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按时校对规定(本版第8.1条);
——将“按0.50水泥浆比重和胶砂流动度不低于180mm来决定需水量”的相关规定的可用水泥种类增加为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岩浆质热塑性树脂的一般铝硅酸盐水泥(正版GB1344-1999第7.5条,本版第8.5条);
——序号与抽样中增强了年产能力“200×104t之上”的等级,即:200×104t之上,不得超过4000t为一个序号;将“120万吨以上,不得超过1200吨为一个序号”改成“120×104t~200×104t,不得超过2400t为一个序号”(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1条,本版第9.1条);
——将“在出厂水泥必须保证在出厂强度级别,其他技术标准必须符合本规范相关要求”改成“经核实水泥各类性能指标及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时即可在出厂”(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2条,本版第9.2条);
——增强了质量检验新项目(本版第9.3条);
——取消废料判断(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3条); ——不合格产品判断中取消粒度和热塑性树脂掺入量要求,将判定规则改成“检测结果合乎本规范7.1、7.3.1、7.3.2、7.3.3条技术标准为优等品。检测结果不符本规范7.1、7.3.1、7.3.2、7.3.3条中任何一项技术标准为不合格产品。(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3.2条,本版第9.4.1、9.4.2条);
——检测报告中增强了“合同约定的别的技术标准”(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4条,本版第9.5条);
——供货与竣工验收中增强了“安定性诉讼检测时,需在抽样的时候起10d之内进行”(本版第9.6.2条); ——包装标志里将“且应不得少于标示品质的98%”改成“且应不得少于标示品质的99%”(正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1条,本版第10.1条);
——包装标志里将“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子的两边包装印刷选用灰黑色”改成“火山岩浆质铝硅酸盐水泥、煤灰铝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子的两边包装印刷选用黑或深蓝色”(正版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2条,本版第10.2条)。
一览表
新水泥强度级别与老水泥标号对等关系见下表所显示
水泥标号
水泥强度级别
GB175-1999
GB175-2007
725(R)
62.5(R)
625(R)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