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世信说:说说乾隆皇帝吧!
让我们认识一下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毫无疑问,他也是执政已久的皇帝。
但在位后期,由于年老昏庸,闭关锁国,使清朝由强转弱。乾隆于1799年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乾隆在位期间,有两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1、他在位期间,清朝的疆域扩大了许多。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版图扩大到1380万平方公里。边境地区基本实现了强有力的管辖和军事控制。
二。人口显着增加。清代以前,有文字记载的约有七千万人。乾隆六年,人口一亿四千万;乾隆五十五年,人口近三亿。人口增长也是国泰民安的具体表现之一。
乾隆在位期间的两大失误
第一个错误是对世界大势的判断失误,采取了错误的闭关锁国战略。
乾隆统治时期,正值人类历史上因工业革命而发生空前巨变的时代。 1730年,英国人凯发明了飞梭纺织,拉开了历史上工业革命的序幕。
乾隆三十四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的开始。
当时,清朝有机会了解和接触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康熙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也有一定的认识。可惜乾隆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乾隆认为清朝是无所不能的。在世界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清朝失去了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优点的机会。
相反,西方国家正在竭尽全力去了解和理解清朝。他们学习了清朝的优点;也弄清了清朝商业繁荣的实际情况,也弄清了清朝在海岸线和海上防御的薄弱环节。
乾隆采取错误的闭关锁国战略,致使中外文化科技创新交流无法进行;这应该也是清朝国力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错误是乾隆在位期间立下大功,晚年变得有些狂妄自大,贪图享乐。
没有意识到清朝官僚体制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导致清朝官员腐败盛行。社会上贫富矛盾激化,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走下坡路。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毁坏典籍古籍最多的皇帝。
很多人都知道焚书葬儒的历史事件。他们只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的罪魁祸首。朋友还不知道?
在清朝,乾隆比他还要厉害。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清朝灭亡前典籍典籍最多的皇帝。因为乾隆此举,给清朝带来了两个不良后果。
1、为宣扬有利于满清的文化专政,在编写《四库全书》时,要求全国各地捐书,查获禁书3000余部,共涉及约15万册书籍被焚毁,超过 700,000 册古典书籍被销毁。
乾隆不仅打着编纂《四库全书》的旗号,销毁了所有不符合满清统治的珍贵古籍,而且对剩余的他们认为不利于满清的书籍,也进行了删改。
中国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编《四库全书》,古籍已死!”这也是清朝因思想僵化,最终导致科技和生产力落后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对现代社会的真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