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新手爸妈要为宝宝取名字时,喜爱从《诗经》、《楚辞》中找灵感。
比如“林徽因”的名称就出自《大雅·思齐》里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有传统美德之义;著名小说家琼瑶的名称来自《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指良玉;也有子衿、炜彤、斯年等,听起来都很有内涵。
但是有些家长在起名字的时候光顾着诗意,却往往忽略了诗歌的含义,造成所取的名字看起来很有诗情画意,其实有问题。
比如“雨霏”这名字,比较常见,听起来还很有诗情画意,可是读过原句,才意识到有多不适宜。
这一首《采薇》是《诗经》里的经典篇目,尽管写作时代有一些异议,有说是西伯侯阶段,也是有说成周宣王阶段,可是敢肯定的是这首诗表达的是征夫思念家乡的悲沧之心。
诗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背井离乡多年的老兵,他在一个漫天飞雪的时节踏上回乡之路,他的情绪激动又紧张,五味杂陈下,咏颂出这一首千载佳作。
诗文可以分为七章,我这里也段解了开头结尾的一章。
诗歌的首章应用了比兴手法手法,以“采薇”比兴,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境线日常生活景象,鲜活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从春天到秋季,薇菜从嫩到白头,四季更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诗人日夜盼望,却一直不可以回家,心里的凄凉之心可想而知。
而最后一章描绘的是他回乡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是原诗的高潮部分,特别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千古流传,对后世意义深远。
“杨柳依依”就是他离开故乡时的样子,“雨雪霏霏”就是他返乡的场景,诗人根据这几句景色描写塑造了凄婉气氛,一股深遂、缠绵悱恻的情丝迎面而来。
“悠悠”“淼淼”这俩叠音词,一温一寒,不仅把垂柳的婀娜多姿、风雪交加的凌厉描绘到极致,更加是在相互映衬中,将诗人的那一种凄凉之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触目伤怀。
本来离开故乡,应当是悲痛欲绝的,可是诗人却描写了“杨柳依依”那样婀娜多姿的春色;而多年以后终于能回乡,诗人的心里应当是欢喜的,但又描绘了“雨雪霏霏”那样凌厉无限风光。
诗人那类繁杂揪心的情绪在这儿得到很好的呈现。
之后古诗中“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景”的写法大概都是起源于这首诗。
读彻底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年老老战士,在风雪里踽踽前行,它的脚步是那么的厚重,身影是那么的孤单,一边走,一边哀叹。
那样凄凉的一幕,令多少个人读后心得热泪盈眶。
诗文里的“杨柳依依”是乐景,而“雨雪霏霏”则是哀景,清代的著名文学家王夫之曾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增长其丧乐”,大约便是如此吧,
所以,“雨霏”这名字尽管听起来挺有诗情画意,但它塑造的其实是一种很凄凉朦胧的气氛。
不仅仅是这首诗,也有之后韦庄《台城》里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似梦鸟空啼”、诗圣杜甫《雨》里的“寒风鸣淅淅,寒雨下淼淼”、杜牧《寄远》里的“欲寄相思万里月,溪水残照雨霏霏 ”,都可以看出这名字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幸福。
因此,还是不要给孩子起名字叫“雨霏”了,读过原句,才意识到有多不适宜。